你有没有想过,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地方:人口两百多万,排进全国前十,可你想开车去?抱歉,没有路。如果没有飞机或者船,不然就别想进城。是不是听着就像冒险片?
可这地方真实存在,它的名字叫马瑙斯,坐落在巴西亚马孙州的心脏位置。
四周全是雨林,树冠像一把巨伞盖住天空,地上是曲折蜿蜒的河网。你想从圣保罗、里约一路开车杀进来?没戏。这地方唯一的出路是河流和天空,亚马逊河像天然护城河一样,把它生生隔成了一座“孤岛”。
这地方怎么来的?故事得从三百多年前说起。1669年,葡萄牙人跑到这片荒无人烟的雨林里,修了个堡垒,原本就是个军事哨所。结果谁能想到,这小小的要塞,后来会长出一座城市。
展开剩余73%真正让马瑙斯变样的,是十九世纪末的那场橡胶热。当时工业化需要大量橡胶,全球的钱都涌到这里。马瑙斯一夜暴富,欧洲商人蜂拥而至。那时候有多奢侈?
在热带雨林深处,他们竟然盖起了一座用意大利大理石、法国彩色玻璃装饰的歌剧院。走进那歌剧院,感觉不像在巴西,更像穿越到了巴黎。
当然,繁荣背后是血泪。大量原住民被迫到橡胶园里干苦工,命比橡皮还脆。更让人唏嘘的是,二十世纪初亚洲出现了人工橡胶,这里的橡胶生意一夜之间崩盘,马瑙斯也陷入了沉寂。
现代工业闯进雨林时间来到1967年,巴西政府憋了个大招——设立自由经济区,免税,给钱,吸引外资。结果真把这座沉睡的城市推成了工业中心。电视机、摩托车、手机,全在这里生产。
可问题来了,把大工厂放在雨林里,跟把厨房搬到卧室一个道理,总要出问题。雨林本来生态就脆弱,大批工厂和人口进来,污染跟着来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R-319公路。这条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的公路,本来想让马瑙斯通南部,结果几年下来,湿热的雨林气候把它折腾得千疮百孔,现在几乎全废。要不要修复?一边说发展需要,一边担心修好了会引来更多砍伐。
城市扩张的代价我在地图上看过,马瑙斯的城区像一只摊开的手掌,外围全是雨林。但由于房子不够,贫民窟就直接伸进了森林。没有污水处理,也没垃圾清理,污水顺着沟渠直接流进河里。
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天气。科学家说,这里的废气和雨林里的天然化学物质混合,会形成一片巨大的“烟羽”,几百公里外的天空都会被影响,连云和降雨都可能变样。
甚至就连著名的“两河交汇”景观——黑色的内格罗河和黄色的索利蒙伊斯河并排几十公里互不相融——都面临着被污染破坏的风险。
发展与保护,永远的拉扯在我看来,马瑙斯就是一面镜子。它告诉我们,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,常常像跷跷板。往这头多一点,另一头就失衡。
从地理角度说,这地方特别像天然的实验室。一边是世界上最大、最原始的热带雨林,一边是人类硬生生塞进去的现代工业。就像把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关在一间屋里,看他们会打架还是和好。
马瑙斯这座城市,是人类的韧性和野心堆出来的。两百万人在雨林深处造出一片现代文明,但这文明能不能长久?没人敢打包票。
发布于:河南省利鸿网配资-炒股平台-正规股票配资app-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