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家庭,一个人,都存在能量守恒。
在我的老家,有这样的说法:“一代强,一代弱。”
村庄里,厉害的父母,养了败家子;很穷困的家庭,反而培养了大学生。
如《寒窑赋》里所言:“人生在世,富贵不可尽用,贫贱不可自欺,听由天地循环,周而复始焉。”
作为退休老人,方方面面都比无法退休的老人强一点。但真的不要太强,在持家方面,留余地,多给子女奋进的机会。
01
有的子女,打算一直靠老人的退休金过日子。
有一个网络新词:全职儿女。
一些年轻人,大学毕业后,不婚不育,不上班,就在家里蹲着。吃喝拉撒睡,都是父母全包。
当然,年轻人也有目标,就是去考公,考研究生等。考不上,那就再考,年复一年。
作为全职儿女,依靠父母的供养,实现自己的人生转型,熬过低谷,我们也能够理解。
但是儿女在结婚之后,带着爱人和孩子,一起在家啃老,这就不可理喻了。
老人总是心软,认为儿女在外头压力大,怕毁掉了身体;儿女也不擅长社交,怕被人坑了,各种欺负。让儿女在家,也就放心了。
一部分儿女,买了大房子,但是房贷却成了长期的压力。老人看在眼里,就心疼儿女了,包揽了一部分的房贷。
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老人的退休金,一个月五六千,甚至更多。如果老人身体还好,那么一家人的生活费用,绰绰有余。
儿女管着老人的退休金,就像自己得了一份工资一样。
儿女就把管好老人的生活,当成了工作。美其名曰,孝顺。老人也乐意,毕竟儿女陪伴,几代同堂,这日子热闹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老人会更老,退休金也许都不够医药费了。
老人终究会过世,养老金也就自然消失了。
此时,儿女也到了中年,长期“家里蹲”,一事无成,也和社会脱节了。谋生的难度,可想而知。
忽然被斩断收入的中年人,肯定很长时间都陷入困境,人生的起步,也比同龄人晚一些。余生看不到什么希望。
老人在收入上的强势,恰好培养了子女不去外面赚钱的思维,一强一弱,非常明显。
02
强势的退休老人,牢牢抓住家庭的指挥棒,让子女觉得窒息。
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问题:遇到强势的婆婆,怎么办?
提问的是一位女子,准备结婚中。
她讲述,自己和男友恋爱四五年,也见过双方的父母,有结婚的打算。
她的母亲看在眼里,也急着要一个婚姻的结果,就主动找到男方的父母,进行婚宴的协商。
男方家庭,所有的权限,都集中在母亲身上。
两位母亲见面,男方母亲从头到尾,都说“自己对儿媳有多严格的要求;儿媳应该如何做人;儿子有多优秀,从小如何培养”,一句都没有提婚宴安排。
男方的母亲,是一人独大,父亲都插不上话,儿女都做不了主。想来,都令人害怕。
问题的最佳答案,就是:“”怎么极品婆婆哪都有啊,我觉得我家那位够强势,极品了,但知乎里是一家比一家强啊,让我稍稍心里平衡些。”
非常明显,年轻人对老人当家,是带着厌恶的。又没有办法去扭转局面。
当然,为了缓和几代人的矛盾,多数的子女,会选择和老人分开住。
一部分家庭,还出现了不好的情况:儿媳女婿,几年都不进老人的家门。
《增广贤文》里说: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。”
退休之后,还要强势地当家长,对儿子女儿发号施令,对儿媳女婿提各种要求。万一儿女的婚姻不太好,就横加干预,让他们离婚。
退休之后,参与儿女的创业,还完全把自己当成主角。这就导致儿女无所适从。
所有强势的指挥背后,是儿女对老人的隐忍,是家庭怨气的积累。
03
聪明的老人,都在示弱。
很多人知道,有用之用,却不知道无用之用。
很多无用的父母,培养了有用的儿女,也让儿媳女婿顺利进门,儿女的婚姻真的自由了。
家庭是波浪式前进的——长江后浪推前,前浪倒在沙滩上。
老人示弱,不是完全没用了,而是上岸了,可以好好休息了。接下来,就把家庭的指挥棒给了儿女,看儿女登台。
西汉时,著名的官员陆贾,在刘邦过世后,就称病辞官。
回到老家,他把家业分给五个儿子,让儿子们自食其力。他则坐着马车,到处游玩。
他玩累了,就在儿子家轮着住,如客人一样。
儿子们知道父亲靠不住了,个个都努力,家业越做越大。
事实证明,陆贾是假装弱小而已。在诛杀吕后的过程中,他是没有少出力的。
老人示弱,是给了儿女当家机会,是避免了代沟产生的矛盾,是对儿媳女婿的准则,是一次让贤的过程。
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无用,笑着低头,对儿女就没有什么不好的。
04
《史记》中说:“马上得之,宁可以马上治之乎。”
靠强势创造的家业,不能够靠强势去经营,靠的是“方法”。
人老了,在年龄的高位,但别在家庭的高位,别成为赚钱的主角。你所有的福气,都是曾经打拼而来的,但也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。
人老了,放手儿女,让他们吃点苦头,后来才可以看到先苦后甜的滋味。
家庭里,老人往下走,年轻人往上走,一浪接一浪,一浪高一浪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利鸿网配资-炒股平台-正规股票配资app-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