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国家治理往往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,君王是国家的代表,其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国家的命运。一个明君,能带领国家强盛;而昏庸的君主则注定将国家带向衰败。楚国曾是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,地广人多,资源丰富,人才济济,然而却始终未能统一整个华夏。而秦国,却位于边陲地区,资源匮乏,甚至连有能力的后宫都难以为继,最后却能横扫六国,统一天下。这一切的根本差异,在于楚国历代君主昏庸、王室内斗频繁,缺乏清明的治国理政;而秦国的君主则能励精图治,国君素质过硬,几乎从未有过昏君。
这一点从楚平王的一系列荒唐举动中可以窥见一二。楚平王二年,年仅十五岁的楚国太子建迎娶了秦国的一位美丽女子。消息一传出,整个楚国为之一振,国君也喜形于色,认为此举能与强大的秦国建立牢固的姻亲关系,必将对楚国有利。于是,楚平王派遣太子少傅费无忌前去秦国迎亲。
然而,费无忌见到这位秦国姑娘后,瞬间心生私欲。这位美貌如花的女子让费无忌陷入了深深的迷恋之中,顿时不再专注于自己的职责。费无忌是楚国太子少傅,但却得不到太子的重用,心中不满,决意借此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:若是让这位美丽的秦国姑娘转嫁给楚平王,他自己就能借此一跃而成为王室宠臣,甚至不久后能进一步攀上权力的巅峰。
展开剩余75%费无忌的想法愈发膨胀,心生贪欲的他决定不再等候,悄悄地离开了迎亲队伍,骑马回到楚国国都郢城。回到宫中,他便迫不及待地向楚平王夸赞这位秦国姑娘的美貌,甚至建议楚平王直接娶她为妃,反正可以以后再为太子找一位别的女子。楚平王向来贪色,听到这一番话后心动不已,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费无忌的提议。
在楚平王的眼中,这位美丽的秦国姑娘已然成为了心头的宠儿,完全忽略了儿子太子建的感受,也无视了楚国百姓的目光,更没有考虑到秦国的立场和意见。于是,楚平王硬生生地把原本属于太子的妻子夺为己有。更可怕的是,楚平王甚至迅速与这位姑娘生下了儿子,取名熊轸。
尽管此事在楚国百姓中掀起了一番议论,但他们并没有做过多干预,因为那毕竟是王室的内务。然而,费无忌并未就此打住,他知道一旦太子建继位,自己为此策划的事宜或许会被揭发出来。于是,费无忌心生恐惧,决定再度挑起事端。他故意挑拨楚平王,称太子建心生怨恨,已经开始秘密集结军队,准备谋反。
楚平王听到这个消息愤怒至极,立即下令斩杀太子。与此同时,他还将太子的导师伍奢囚禁,企图彻底解决这一切隐患。太子得知消息后,为了保命,慌忙逃到了宋国。费无忌继续煽风点火,建议楚平王除掉伍奢的两个儿子,免得后患无穷。楚平王心动,决定将这一切继续执行。
然而,伍奢深知自家大儿子的忠诚,他预料到大儿子必定会来,而小儿子伍子胥则会逃走。事实果真如他所料,大儿子伍尚果然赶来,而伍子胥则逃亡到吴国。伍奢心情沉重,认为楚国的未来充满了危机。随后,楚平王将伍奢及其大儿子一并杀害,整个楚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危机。
伍子胥的逃亡成为了楚国的致命一击。他带着深重的仇恨迅速投身于吴国,在吴王阖闾的支持下,多次率兵攻打楚国,为报杀父之仇。而楚平王死后,他的儿子楚昭王继位,楚国的局势并未因此得到好转。伍子胥依然不断对楚国发动攻击,直至十年后,成功攻破郢都。
这时,伍子胥没有停止,他甚至挖开了楚平王的墓地,将其尸体拖出,对着已死的国君报复性地鞭打三百鞭,以此来发泄多年来的仇恨。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惊,连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也无法忍受,指责他不应如此对待已故的楚王。然而,伍子胥毫不在意,他冷冷回应道:“我就要逆天而行,怎么了?”
申包胥痛心疾首,觉得楚国已无救,于是带着这股愤怒与无奈去秦国求援。在申包胥的千辛万苦下,秦国最终派遣五百辆战车驰援楚国。五百战车的到来,如同惊雷轰鸣,将吴军彻底击退,楚国才得以在一场大劫后暂时保全。而楚国能够避免灭顶之灾,正是因为有忠臣申包胥的存在。
从这个事件中,费无忌的诡计与伍子胥的报仇,确实给楚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。而这一切的根源,必须追溯到楚平王的愚昧与短视。若他早些为国家着想,权衡利弊,断然不该将儿子媳妇强占于己,破坏父子情深。即使他真的色迷心窍,若能妥善处理,解除太子的兵权,事情也不会走到如此地步。
然而,楚平王不仅不加以修正,反而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,甚至屠戮忠臣伍奢,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危局。结果,楚国不仅未能统一天下,反而因为君主昏庸而最终被秦国所灭。历史的车轮一直在转动,最终,楚国的后裔刘邦以汉朝的名义崛起,吸取了先王的教训,励精图治,以国家利益为先,建立了强盛的汉朝。可见,只有真正重视国家命运,谨慎用人,避免历史的错误,才可能成就强大的国家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鸿网配资-炒股平台-正规股票配资app-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